丰凤鸣 本报记者 李娜 北京报道
京东白条正逐步接入征信的消息消费者早有听闻,不过,近日不少用户发现自己征信报告中显示的"贷款金额"并非是实际使用的白条金额,而是白条最大授信额度。6月15日,《新华融媒看财经》就这一事件发布报道《京东白条有风险?仅用千元征信却留下数万元消费贷记录,银行房贷直接秒拒》,引发读者广泛讨论。
不少读者评论称,查看后发现自己的京东白条确实接入了征信,种类显示为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填报的借款金额远高于白条实际使用额度。对此,有网友表示不能接受,"如果白条就用几十块钱,征信显示却显示几千几万,这太吓人了。"也有网友表示,白条是京东给用户开具的消费额度,类似于信用卡消费性质,那么按照授信额度上征信无可厚非。至于实际花多少怎么花在于用户本身。
究竟应该以哪一个金额作为上报金额?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对于这类产品的征信上报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各地的监管要求以及各个上报机构自己的理解也各不相同。随后,记者电话咨询了央行征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对于接入央行征信的机构,会要求其按照规范真实、及时、准确地通过接口进行数据报送。"报送的字段来自各家机构。征信中心负责客观展示。如果用户认为报送的数据与事实不符,可以向当地的人行分支机构提出征信异议申请。"
你的京东白条上报征信了吗?
事情还要从一位京东白条用户的投诉说起。
近日有报道称,一位消费者在银行贷款时被告知自己征信上有一笔重庆两江新区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发放的16010元消费贷,求其贷款之前予以结清。经了解,这家小贷公司是京东白条的资金方之一,也是白条征信的上报主体。经过和京东金融方面的沟通,这位消费者拿到了盛际小贷公司开具的结清证明。但这位消费者纳闷的是,自己在京东白条上的授信额度不过万元,仅有的两笔白条消费总额也才1515.98元,怎么算贷款金额都达不到征信里的16010元。
就此事记者咨询了京东金融方面客服。对方表示,京东白条是京东商城推出的个人消费贷款服务,客户开通白条时会获得用户的征信授权,同时,客户的白条使用情况会如实上报征信。目前京东白条已经开始分批次上报征信,具体为按照月账单进行上报,上报主体为重庆两江新区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上报额度为用户自2019年1月1日以来的最大授信额度,包括固定额度、临时额度以及专享额度。具体以征信报告显示为准。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消息引发网友的热议。
首先对于京东白条是否上征信的问题,网友的反馈不一。有网友表示,自己用白条5年了,今年买房打征信,没发现白条上征信。其认为,用户被上征信可能是因为使用了京东金条,即取现了。另一位网友表示,自己一直在用京东白条按时还款,征信无任何显示,而且向银行申请房贷时也未受影响,"二十天就批下来了,可能那些被上了征信受影响的用户是没有按时还款逾期了。"
也有网友表示,经查询确实被上报了征信,并且上报的借款金额虚高。一位网友评论称,父亲开通过白条,现在想用父母名义买房子,结果在父亲的征信报告上看到了重庆这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记录,借款金额显示为1.8万元,但实际使用的白条并没有那么高的额度。
对于按照授信额度上征信的模式,多位网友表示不能接受。一位网友评论称,"如果真的上报的是授信额度,而不是实际使用金额,将坚决卸载京东。作为10多年的老用户,真无法忍受。或者以后全部货到付款。"
也有网友认为,白条是京东给用户的消费额度,跟信用卡消费性质是一样的,所以可以接受白条按照授信额度上征信。"毕竟京东是商家,为的是利益最大化。至于在授信额度内花多少、怎么花在于用额度的人及用户自己的决定。"
还有评论认为,白条上征信引发议论,说明征信报送的相关规定有待完善,当前的征信已不太适用于互联网金融新产品。记者注意到,有网友在网络投诉中表示,对于为何白条上报征信的金额与实际使用金额不一致的问题,京东金融客服的回应是"是征信上报格式问题。人行征信没有针对白条这种业务的上报格式,只能用个人消费贷款上报。"
资料显示,2018年3月,京东金融官微曾表示,金条、白条、京农贷业务已启动征信接入工作。待正式接入后会按照央行相关要求如实上报。具体而言,京东金融不会上报每条白条消费明细,征信报告仅会显示一条白条业务的征信记录,类似于信用卡的征信上报模式。不过,目前该微博已删除,记者在京东金融官方微博上并未找到相关内容。
白条等产品接入央行征信谁来规范
白条按授信额度上报征信的操作之所以触碰用户紧张的神经,主要是这笔大几千到数万元不等的个人消费贷款很可能会被银行盯上,成为办理贷款业务的"拦路虎"。
杭州一位助贷公司贷款经理向记者表示,银行方面看到这类消费贷款要求贷款人全部结清。否则很难申请下来贷款,并表示这是行业内的"潜规则"。"在为客户办理贷款的过程中,银行看到客户的征信上有互联网借贷平台的贷款记录,会要求先结清。特别如果是小额贷款公司放款的,要还掉,是银行放款的,影响小一些。"
记者注意到,或是曾经接到过用户的此类需求,蚂蚁金服、京东、苏宁、美团等平台客服均表示,如果用户后续在银行贷款受阻的话,需要开具相关产品的结清证明或是未贷款证明,在结清账单后,平台可以联系对应的出资机构提供电子版的证明,通过邮箱发送给客户,并强调"银行是认可的。"
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认为,银行要求贷款人结清互联网借贷平台的消费贷款,可能是为了预防消费贷违规入市。"很多的消费贷是非受托支付的,发放后存在资金流入到房地产的可能性,那么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银行可能会要求用户提前结清这个消费贷。"
那么,京东白条类产品究竟应该按照哪一个金额上传征信呢?一位互联网金融行业资深产品经理向记者表示,按照京东金融在做ABS的时候计划说明书里显示,白条是一种赊购服务,应该归类一种消费贷款,理论上上报征信时应该按照实际使用金额上报,但是目前监管对于这块的规范比较模糊,"各地监管部门的要求以及各个上报机构自己的理解都有很大空间,据我了解到,大部分资金方都是在实际放款后甚至是逾期后才会上征信。"
对此,记者电话咨询了央行征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对于接入央行征信的机构,会要求其按照规范真实、及时、准确地通过接口进行数据报送。"报送的字段来自各家机构。征信中心负责客观展示。如果用户认为报送的数据与事实不符,可以向金融机构提出质询。"上述人士表示,用户可以携带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向当地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现场提交征信异议申请,征信中心受理后会联系报送的金融机构,督促其核实,并在20天内给予消费者一个反馈。
记者注意到,在黑猫投诉中,一位京东白条消费者表示,已向当地的人民银行中心支行提交个人征信异议申请。异议内容为:"客户否认的13500元是自己所为,不知道此笔业务存在,拒绝展示在自己名下,要求消除此笔业务展示。"
据一位银行方面人士介绍 ,除大额消费贷款之外,银行在为客户办理贷款的过程中还主要关注征信被查询次数和征信记录上传条数这两个指标。如果短时间内被查询次数较多,或者征信记录很长一串,那么银行可能就会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产生怀疑。而这同样需要对相关机构的征信使用行为进行规范。
据介绍,按照监管要求,金融机构需要在取得客户同意后才能进行征信查询报送,但在实际展业过程中一些机构对这一规范并未践行,前几年包括重庆市阿里巴巴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现名蚂蚁商诚小贷)在内的不少小贷公司都曾因违反《征信业管理条例》被罚。"现在互联网借贷平台在服务界面均会要求用户进行相关征信查询协议进行勾选,但关键是仍有一部分用户不了解采集征信所带来的影响。"上述业内人士指出,这正在导致征信"变花"。
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云峰律师向记者表示,互联网金融产品接入央行征信对打击逃废债以及规范借款人信用管理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是长期来看机构在接入时应当加强管理和业务规范,防止一些征信报送行为损害信息主体利益的情况,尤其是在信息共享、查询等方面。陈云峰律师建议,如果信息主体发现个人合法利益受到侵犯,应当及时通过异议处理机制投诉、诉讼等方式进行维权。
本文由新华融媒看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行业分析#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